朱海斌不建議內地「猛水」谷經濟

2023-09-05 00:00

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(右一)在論壇表示,內地當前經濟面臨的問題是需求不足。
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(右一)在論壇表示,內地當前經濟面臨的問題是需求不足。

市場憧憬內地「放水」刺激經濟,摩根大通董事總經理、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昨日出席星島新聞集團舉辦的「中國宏觀經濟暨大灣區融合論壇2023」時表示,該行不建議政府推出大規模的貨幣及財政刺激方案,認為比起力度,政策方向調整更為重要。對於內地推動民營經濟發展,全國工商聯副主席、奇安信集團董事長齊向東則認為,內地經濟進入常規性增長,目前企業家的戰略應為「能活下來」。全球化智庫副主任、全球化智庫香港委員會副主席鍾小平指,民企基本上現在非常艱難,企業要突破就需要創新及與國際化接軌,同時中央推出更多扶助政策,「如果民營企業趴下了,中國經濟也看不到太多的希望。」
朱海斌指,中國第二季經濟超預期走弱,面臨消費和企業投資的信心問題,以及房地產市場快速回落。雖然新能源汽車及餐飲行業復甦令人鼓舞,但更多行業處於困難的階段。在俄烏戰事爆發下,全球供應鏈轉移加速,他預計未來數年中國受到的相關影響將更明顯,指內地出口企業的艱難時刻並非在當下,而在未來。
鍾小平促民企創新接軌國際

近兩周內地密集出台財政政策、發債方案及降息等措施,他指當前經濟面臨的問題是需求不足,如果中央繼續「保投資及房地產」,反而會令經濟雪上加霜,政策方向調整應由「保供給端,轉向保需求。」

鍾小平表示,現在最關心的是中國企業要走出去,認為民企要破僵及具競爭力,需要創新、走多元化市場道路,要跟國際化接軌,這樣中國的企業才能夠進步。

香港大學經管學院院長及經濟學講座教授蔡洪濱亦表示,別期望刺激一下短期需求,經濟就能回來,應該是尋求短期穩定,中長期慢慢解決問題,這個過程應該是一個長期持續的過程,而不是一年半載的問題。中國企業經營思維,亦應該從過去幾十年的野蠻生長、高歌猛進、高負債、掙快錢掙大錢的模式,轉變到進行長期、持續的經營模式,企業的戰略應該出現一系列系統性的調整,除了在前沿技術的應用上採用非常積極的態度之外,創新國際化都是企業應該特別關注的方面。他強調,當前時代內、外環境的變化是根本性的變化,企業的經營環境也是,所以企業要根本性調整認知、思維和戰略。
齊向東:企業家應以「活下來」為主

齊向東指,從企業角度方面,在改革開放後,內地經濟高速增長,民營經濟成為中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,但是很多企業習慣高速增長,在發展中忽視宏觀經濟變化。在十八大後,中央已提出中國的經濟增長要進入新常態,即是改變以前擴張式的經營方式,而儘管經歷10年時間,很多企業仍未完成調整,繼續把增長目標定在不斷擴大及高速增長。他認為,目前企業家的戰略應為「能活下來」,此為在新時代下的奮鬥目標,而在該目標下,相信企業今天面對的困難就不是困難,因為內地經濟仍在增長,僅是從超常規的高速增長,進入常規性增長,與世界其他國家相比仍是很幸福。
 

關鍵字

最新回應

關鍵字

相關新聞

You are currently at: std.stheadline.com
Skip This Ads
close ad
close ad